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 / 楼市资讯 / 正文

637348613317225326557782886.jpg

正在阅读:万亿工业加持,惠州联动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
分享文章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万亿工业加持,惠州联动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

转载 发布:2022/5/19 10:14:58 来源:惠湾之家 38922 阅读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液晶面板模组快速完成生产,并顺着空中连廊“隔墙供应”到旁边的TCL电视工厂。这里已形成全球最大的模组和电视整机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

作为惠州土生土长的“明星企业”,TCL去年以2340万台的电视总销量位居全球第三,电视面板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其中55英寸面板份额全球第一,为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再添动力。

TCL加快高端化发展和全球化布局,是惠州这座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去年,惠州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万亿工业大市”。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惠州如今正大力实施深度融深融湾产业互补、科技互兴等八大专项行动。今年,惠州拟建设工业项目1200宗以上,全市工业总产值计划突破1.2万亿元,将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项目为王

“2+1”产业为新型工业强市提供硬核支撑

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仲恺,TCL、华星光电、旭硝子、德赛西威、德赛电池等知名企业的生产线“虎”力全开,数字化让产品生产快节奏进行。在这里,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链条已经拉开。

百里之外,国家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惠州大亚湾,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恒力(惠州)PTA项目紧锣密鼓推进,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的梦想越来越近……

2021年,在惠州这座制造业大市的历史坐标上,留下了不凡的刻度。不仅因为惠州GDP接近5000亿元大关,而且在于惠州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继广深佛莞之后,惠州成为广东第5个跻身全国“万亿工业大市”方阵的城市。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成为“万亿工业大市”是惠州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随着一批大项目建设,惠州可以为广东高质量发展作新的更大贡献。

复盘这份答卷可看出,这是坚守制造业带来的胜利。特别是“2+1”现代产业集群“强劲壮骨”,为惠州的经济大厦打稳了“四梁八柱”。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扩规提质,形成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11家企业上榜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100强,行业总产值4591亿元,居全省第三。

——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提速,形成年产能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规模,行业总产值2837亿元,两年年均增长10.9%。

——生命健康产业初步形成以中医药为特色产业,医药、器械同步发展的产业集群,产值377亿元。

还有一组数据显示惠州坚持“项目为王”、狠抓实体经济的决心。

5年来,惠州新引进投资超50亿元的引领性产业项目42宗。7个县区千亿级园区两年来新签约项目212宗,新开工196宗,新投产93宗。

5年来,惠州累计新增企业13.8万户,增长111.8%,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7家。

5年来,惠州高新技术企业从466家增至20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939家增至1862家。

这种“虎虎生威”的态势,在壬寅虎年得以延续。

今年一季度,惠州的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等5项指标增速居珠三角第一。这背后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无论是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德赛电池高端智造惠南工业园两大项目建设,还是德赛矽镨项目顺利签约,我们都感受到惠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新型工业强市的决心和魄力。”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介绍,在政府的良好服务下,德赛坚持以“新能源+智能汽车电子”为战略主航道,着力打造的新能源电池、智能汽车电子两个核心产业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如今,惠州正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计划到2026年工业总产值达1.6万亿元,工业投资五年超6500亿元,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联动打造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竞争力走在全国第一方阵前列。

产业联动

强化深莞惠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

宽敞通畅的大道上车辆往来,新落成的公园里草木繁茂,工地上崛起一栋栋的工业大楼、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在“国字号”平台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新变化处处可见。截至目前,起步区已引进项目80多宗,计划总投资超过60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超过1200亿元。这片曾经的荒地上正在崛起一座产城人融合的千亿级现代产业新城。

在这里,来自深圳的一大批企业落户建设。作为一家集团总部位于深圳的科技型企业,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将生产基地转到惠州。“惠州的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快事快办、服务优质,成为我们公司选择新一轮发展的最佳基地。”该公司政府项目经理古略弘说。

像这样,越来越多深圳优质企业“牵手”惠州。这背后是惠州深化深惠产业链协作,特别是强化深莞惠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推进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补短板炼长板,加快建设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以来,惠州积极发挥临深地域和资源要素优势,加强深圳优质企业招商力度,共吸引了77家深圳电子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企业在惠注册,负责运营新落户电子信息产业链项目88宗,计划总投资近600亿元。引进的项目主要集中在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根据今年2月出台的《惠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惠州将积极对接深圳、东莞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新材料及广州、佛山的装备制造、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为更好地承接广深莞等先进城市的优质产业外溢,惠州近年来力推“3+7”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成为惠州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

今年,惠州“3+7”工业园区计划投入196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70%以上用地指标用于工业项目,全年力争新引进项目200宗,新开工项目230宗,新投产项目130宗。

一边是新项目不断建设投产,一边是既有项目加快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惠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取得新突破,在超高清视频、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累计打造了2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同时,推动5G+超高清视频、5G+汽车电子、5G+石化等多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截至2月底,惠州“上云上平台”企业累计15700家,其中工业企业累计4039家,“上云上平台”企业数量三年增速保持在40%以上。

科技互兴

依托“国之重器”建设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在惠州市惠城区河桥片区,从惠州学院旁边的59乡道朝山脚下方向行驶,穿过惠大铁路涵洞便豁然开朗,一座崭新的科技园区出现在眼前。在这里,国家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研究部园区已经建成启用,东江实验室也已入驻。在此基础上,惠州正在规划建设河桥科教城,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努力打造惠州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强大脑”。

今后,东江实验室将与国家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实现园区资源共享,并充分依托两大科学装置集聚科研优势,有力推进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大科学装置的总部区和装置区全部建成启用后预计可以吸引约1500名科学家等科研人才来惠州工作。”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正国说。

根据惠州融深融湾科技互兴专项行动,惠州将加快两大科学装置建设,积极推动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上升为国家实验室,高水平规划建设河桥科教城,推进同位素研发、重核素合成等重大科研项目,促进离子膜、超导加速器等一批科研成果落地,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时,加快推进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建设深圳创新资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为引进深圳创新项目,惠州积极探索异地孵化器,建设惠深创新中心。目前,惠深创新中心已实现运营机构进驻并开展招商对接,将努力打造深惠两地产业及创新的合作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惠州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在惠州引进的企业中,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重点。根据《惠州市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惠州按照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总要求,从引导企业培育入库、落实高企认定奖补、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等8个方面,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将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到2023年达3200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达5000家。

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惠州不断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培育,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600家、2200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家,新增工程技术中心30家。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区位优势明显,可以更好地对接深圳等地的产业资源。而广阔的土地空间、便捷的交通物流和优质的政府服务,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大做强。”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的一个智造产业项目总经理方凯涛为惠州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点赞。


相关楼盘